welcome大发彩票|welcome大发彩票
welcome大发彩票2024-05-12

努力做“把命令下达清楚” 的基层指挥员******

  下达命令,务必清楚明确

  ■杨元超

  不久前,我作为基地前进指挥组成员,随某旅夜间火力突击演练分队跟训。部队出发前,发射连连长在班排骨干会上提了不少要求 。我旁听了一会儿,觉得他说的有些空泛 、不够具体 。比如,要求遭“敌”精准打击时各车灵活处置 ,却没说何时进行伪装、能否脱离梯队自行疏散隐蔽;安排兼职卫生员在出现人员“伤亡”时迅速处置,却对兼职和本职工作冲突时哪个优先没有明确 ;强调严格按规程操作 ,却对紧急情况下容易变形走样的环节没有强调提醒……而这些,恰恰是班排骨干最关心的点,也是他们在会后最需要给所属战士明确的 。再一看听了连长讲话 的骨干们,很多也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

  回想起自己担任指导员的经历,“把命令下达清楚” ,也 是战士们给我上的第一课。记得上任不久 ,我连就参加了一次阵地外围警戒任务,事先我只给各警戒小组大体划分了范围 ,对一条平时很少有人车经过 的“断头路”却没指定责任人,只说“有情况各小组兼顾一下就行” ,结果当晚的导调课目恰恰是小股“敌特”从这条路上潜入 。由于相邻两个小组在警戒巡逻时都对这条路“一带而过” ,导致“敌人”差点渗透到装备附近 ,要不是操作号手及时发现 ,整个发射行动就失败了 。

  任务结束,我把责任归咎于警戒人员主动作为意识不强 、不知及时补位,还当众批评了这两个小组 。但我从战士们的眼神中感到,他们感到很委屈,甚至有些不服气 。事后 ,副连长找到我开诚布公地说:“这次真不能怪战士们,怪就怪你没有把命令下达清楚 。”

  一语点醒梦中人。循着副连长的话反思 ,我发现自己除了这次任务外 ,在日常工作中也有不少命令下达不清 的情况 。开连务会部署工作,有 的骨干几乎不动笔记录;晚点名讲评工作,队列里明显有人心不在焉……细细回想,出现这些现象 的原因就是当时自己讲了不少正确的废话和“两头堵” 的车轱辘话,而对官兵迫切想知道 的“我该干什么、怎么干 、达到什么标准”等 ,却囫囵吞枣、语焉不详 。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再下达命令 、布置任务时 ,我努力做到把方向目标指清楚、把标准要求尽可能量化到“米秒环” 、把责任压实到具体人 。如此一来 ,开会的时间变短了,任务却安排得明明白白 。后来,有不少骨干反映,指导员讲话终于能说到点子上了。

  战士们的鼓励 ,引发我更深 的思考 。作为一线带兵人和基层指挥员,“把命令下达清楚”很难吗?想想其实并不难 ,关键在于下达命令前一定把情况弄清、把任务想透 ,下达 的命令一定要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具体可行,同时明确重点难点堵点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战场上、工作中 ,固然需要官兵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但绝不能因此而在安排任务时含含糊糊 、大而化之 ,更不能故作高明地卖个关子 ,让部属去揣摩和猜测。因为 ,只有上级把话说清楚 ,下级才能把事干明白 。

welcome大发彩票

东西问·解码兔年 | 李茜 :兔年说兔 ,谁是地球上兔子的“老祖先”?******  编者按: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中国传统的兔年春节将至,历经疫情考验 的人们心怀希冀 。自2023年1月18日起,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解码兔年”系列稿,探究春节文化 、“双立春”等的意涵与影响 。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兔年说兔 ,谁 是地球上兔子 的“老祖先” ?

  ——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2023年 是中国传统的癸卯兔年 。兔子以其活泼好动 的特点,颇受人们 的追捧与喜爱 。

  可爱的兔子如何起源演化而来?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古生物学界关注 ,也引发诸多争议,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野外考察队在安徽潜山约62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并命名为“安徽模鼠兔”的化石,研究确认它 是兔子的祖先类型,才平息了兔子起源争论 。

  安徽模鼠兔何以成为“兔祖先”?其后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研究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兔年到来之际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李茜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兔年说兔,科普揭秘兔子 的“前世今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视频:【东西问】李茜 :中国发现 的化石为解决“鼠兔同源”争议提供关键证据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兔子起源研究在古生物学界曾有哪些争论?安徽模鼠兔化石 的发现,为兔子起源和鼠兔同源研究提供了怎样的关键证据?

  李茜:今天大家都喜欢的兔子这种小动物 ,它在世界上虽然分布广泛但分类上并不庞杂。在古生物研究历史上,关于兔 的起源曾经有非常多 的争论,包括兔可能跟踝节类有关系 、兔可能起源于亚洲特有 的一类生物等,鼠兔是否同源也 是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 ,因为缺少关键 的化石证据,所以很长时间没有达成共识 。

6200万年前“兔祖先”安徽模鼠兔 的复原图。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直到20世纪70年代 ,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安徽潜山盆地发现约6200万年前 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古生物学界对兔的起源才有了全新认识。

  安徽模鼠兔化石发现时,虽然头骨材料并不完整 ,但它的门齿 、颊齿这些很重要的结构都被保存下来,一些下颌材料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特征。科学家们通过仔细分析和深入研究发现,安徽模鼠兔的上门齿跟今天兔子相关的结构特征非常接近 ,包括上门齿都 是两对 、前一对从前面观察能够看到表面有纵沟等。根据这一系列结构特征分析,科学家认为安徽模鼠兔跟现生兔子 是有关联 的 ,代表了今天兔子的祖先类型。

  在发现安徽模鼠兔同一盆地同时还发现另一类非常重要的 、命名为“东方晓鼠”的化石。安徽模鼠兔具有现生兔类特征,跟今天 的兔子有亲缘关系,因此 是“兔祖先” ;东方晓鼠则具有一些啮齿类也就 是鼠类 的特征 ,可以说是“鼠祖先” 。

  这两类化石不光一个像兔一个像鼠,同时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很多相互交混 的特征 ,这为解决鼠兔 是否同源 的争议,提供了非常好 的化石证据 ,经过对比研究最终提出鼠兔同源的观点。

6200万年前“兔祖先”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安徽模鼠兔如何演化出今天的兔子?从约6200万年前至今,兔子演化进程中有哪些重要分支节点 ?整体上呈现怎样 的演化趋势 ?

  李茜 :分别作为兔 、鼠祖先类型 的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在约6200万年前同地同时被发现 ,约5800万年前 的古新世和始新世之交,兔形目和啮齿目就已经分开 ,开始各自独立 的演化 。

  整体上,兔子在地球上的分布及演化是一个较为连续 的过程 ,但它们在不同大陆上出现 的时间并不一致:亚洲最早的兔形目化石记录是大约5300万年前 ,北美最早 的记录 是约4300万年前 ,欧洲要相对晚一些,大约2500万年前才有可靠 的化石记录 ,非洲最晚 ,1900万前才有化石兔形类的出现 。

  中国不仅发现安徽模鼠兔化石 ,还在内蒙古约53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目前已知最早 的兔形目化石 ,将其命名为“远古道森兔” ,在河南中始新世地层中(距今约4600万-4300万年)发现目前所知较早 的兔科化石——“洛河卢氏兔” 。

6200万年前“兔祖先”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右)和5300万年前的远古道森兔化石 。孙自法 摄

  此外,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内蒙古约3000万年前 的地层中 ,还采集到保存非常完整 的兔子骨架化石,经鉴定为鄂尔多斯兔。距今约3400万年前,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全球性 的大降温事件 ,哺乳动物也受到此次大降温事件的影响 ,在东亚出现一次非常明显的哺乳动物替代事件,也就 是降温事件后兔形类和啮齿类替代奇蹄类成为整个哺乳动物群中的优势类群。因此,对这一时期发现 的兔形类化石的后续相关研究 ,将对理解这些类群如何适应气候突变 、生物与环境 的协同演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从安徽模鼠兔起步 ,到远古道森兔 、再到洛河卢氏兔 ,以及其他非常丰富的兔形类化石 ,这些材料使得中国拥有相对完整的兔演化 的化石证据链,从而为兔子 的起源演化研究作出不可替代 的重要贡献 。

李茜研究员展示介绍采自内蒙古地区约3000万年前一件保留出土时状态 的一只兔子完整骨架化石材料。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 :安徽模鼠兔化石发现及深入研究 ,为兔子起源、鼠兔同源等关键之争划上句号后,兔子起源研究领域 是否还存在未解之谜 ?

  李茜 :目前,在兔子的起源演化研究领域,其实还有较多未解之谜 。

  首先 ,安徽模鼠兔 是兔类“老祖先”虽然已毫无疑问成为中外学界共识 ,但再往前追溯安徽模鼠兔 的演化源头 ,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好的化石证据来回答,也 是科学家们希望探索和解决 的谜题。

  其次,虽然我们找到了6200万年前的“兔祖先”安徽模鼠兔,也有众多被归入兔科中 的早期属种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 ,但 是现代兔类的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欧亚大陆 的记录 是缺失 的 ,在距今约800万年左右它们突然在亚洲和欧洲辐射开来,目前对这一被科学家们称为“兔事件”的过程尚无清晰的认识。这一问题还与现生兔类起源有很重要关系,因此也成为古生物学家一直探索 的兔子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 。

  第三 ,兔子包含有兔科和鼠兔科 ,目前所发现的早期鼠兔科化石材料都非常破碎和零散,鼠兔科起源依然成谜。虽然中国已发现一类称为链兔 的化石材料,但它 是否为真正鼠兔科最早化石及起源还有争议 ,后续希望能发现更完整的化石材料来进行研究确定 。

  现生鼠兔科动物在中国青藏高原大量分布,它对环境特别敏感 ,堪称环境变化的“晴雨表”,尤其 是对今天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等均有重要研究意义。例如新疆 的伊犁鼠兔,现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李茜研究员兔年说兔 ,科普解读兔子起源演化的“前世今生”。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在兔子起源演化研究过程中 ,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开展了哪些合作研究 ?有什么代表性合作成果?未来国际合作研究有何计划安排?

  李茜 :兔子起源演化研究中,中科院古脊椎所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安徽模鼠兔化石之后,很快进行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带到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合作交流当中。20世纪80年代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提出“鼠兔同源”概念 ,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展示介绍 ,随即引起国际学术界尤其是研究兔形类和啮齿类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

  在随后的进一步研究里,中国不仅对兔子起源演化开展形态学研究,也参与到通过古生物学的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 的综合研究当中 。时至今日 ,无论是古生物 的形态学研究,还是综合现代分子生物学 的研究,国际学术界都已认可“鼠兔同源”概念,安徽模鼠兔是兔子 的“老祖先”或者说祖先类型 ,也成为国际学界共识 。

  同时,因为在中国发现“兔祖先”化石 ,以及较为完整的有关兔演化 的化石证据,这也吸引非常多的国际同行到中国来进行相关国际合作研究。前面提到 ,兔子起源演化研究领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在破解这些谜题的时候 ,中国所拥有丰富的、重要 的兔化石材料将更富吸引力,相信未来在这些领域会有更多国际合作 的推进 ,产生更多 的研究成果。

  值此兔年到来之际 ,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根据安徽模鼠兔化石研究成果 ,对“兔祖先”形象进行科学复原并完成生态复原图 ,展示出6200万年前潜山盆地的生态环境面貌,并成为央视兔年春晚吉祥物“兔圆圆” 的灵感来源和设计基础 ,我们也借此祝大家兔年新春快乐 ,在新的一年里“兔”飞猛进 、大展宏“兔”。(完)

  专家简介:

  

  李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博士 。主要从事古近纪哺乳动物及陆相地层学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小型哺乳动物(啮齿类 、兔形类等)的分类和系统学,物种 的起源和演化 ,及哺乳动物与古环境之间 的协同演化 。她迄今已在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是在中国诸多地点和层位上首次报道有关啮齿类和兔形类化石 ,对其中不同门类 的起源和演化提出新的认识、进一步证实啮齿类的亚洲起源 。二 是首次建立起东亚早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啮齿类化石的连续演替序列,该序列明显反映出啮齿类对同期全球气候 、环境变化的响应 ;该序列也成为中国及东亚不同地区地层划分和对比 的重要参照。三 是推进并解决亚洲哺乳动物分期与北美及国际分期之间对比的问题,建立有年龄标定的古近纪地层框架,为中国陆相地层建阶提供有力支持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welcome大发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