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 -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 共创行业新价值
彩神2023-10-27

彩神

试飞成功 西工大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新网西安1月30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30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日前,该校研制的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的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作为系列关键设计技术飞行验证 的摸底试飞试验 ,此次试验进行了试验机的起降、通场、规划航线自主飞行等科目测试,完成了预期 的飞行计划。

  据介绍 ,飞行试验由西工大牵头的国内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团队组织实施 ,是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从概念研究到技术验证 的关键一步 。

  翼身融合民机外形拥有宽扁的机身,极具流线感,机身和机翼之间过渡光滑,没有明显 的界限 ,机舱位于微微鼓起的机身下方 。这种机翼 、机身融为一体 的飞机 ,被称为翼身融合飞机,是未来民机的发展方向。

  目前 ,国际通用 的传统民航飞机 是由一个类似于圆柱型的机身和机翼、尾翼、发动机构成 的 。这种机翼和机身有着明显界限 的传统布局经过数十年 的发展,其空气动力效率已几近极限 ,飞机 的油耗、噪声、有害气体排放等环保指标无法进一步降低。

  为推动民机技术变革 ,经过多年的探索,国际航空界发现这种机翼 、机身高度融合 的翼身融合民机具有气动效率高 、结构重量轻、装载空间大 、节能 、环保等优点, 是满足未来民机发展要求的革命性技术之一, 是国际上下一代宽体客机发展 的优先方向 。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 ,西北工业大学牵头 的国内翼身融合民机研究团队汇集了国内航空院所、相关高校的优势力量,是国内最早 、国际上深入该领域研究的团队之一 ,经过多年 的技术攻关 ,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 的研究成果 。

西工大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西工大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概念方案牵引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支撑方案演化成熟,这是我们团队在进行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时确立的发展路线。”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团队原负责人、西工大航空学院张彬乾教授说。

  团队持续关注跟踪国际技术动态,瞄准国外技术瓶颈 ,寻求突破 ,自主创新,探索新的技术途径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后体加长翼身融合布局”新概念,并围绕高速飞行与低速起降性能协调、客舱乘坐舒适性与应急疏散兼容、增升与配平能力匹配三个核心技术难题,攻坚克难 、获得突破 ,形成了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NPU-BWB-300翼身融合民机技术概念方案 。

  经过系列大型风洞试验、数值仿真与缩比飞行等关键技术验证,团队攻克并掌握了总体、气动、飞机—发动机匹配、飞行控制等一批系列关键设计技术,并在飞机系列化发展、中央机体特殊结构 、噪声抑制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西工大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西工大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团队形成 的翼身融合民机概念方案采用了单排16座设计,为乘客提供了宽敞舒适 的乘坐环境。团队负责人李栋教授介绍:“我们团队设计 的翼身融合民机相较于目前国外一排24—30座 的设计,飞机转弯飞行时 ,坐在外侧的乘客受到 的过载感受更小,乘坐体验更加舒适。”同时 ,机身两侧均匀布置了8个舱门,很好地满足了90秒黄金逃生标准要求。

  从翼身融合布局民机概念 的提出,到核心技术 的攻关,再到关键技术突破,以西工大为核心的研究团队 ,十几年来坚持自主创新 的发展理念 ,脚踏实地 、严谨务实、追求卓越 。经过长期研究,团队设计的翼身融合民机概念方案的综合性能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达到或接近NASA“新二代”宽体客机发展目标 。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 ,节能减排成为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 的重中之重 。如何减少飞机 的碳排放甚至做到零排放也是团队在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中始终追求 的目标 。

  目前 ,团队已经在新能源翼身融合民机技术方面展开研究,已完成了氢能翼身融合民机概念方案初步设计 。

  下一步 ,团队将进一步验证完善翼身融合民机总体综合设计技术,攻克结构、降噪等关键技术,并聚焦新能源飞机技术发展方向,攻克背撑式/背负式/分布式发动机布局设计技术,为电能/氢能动力翼身融合民机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完)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乡村振兴见闻 :村强民富产业兴******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2日电 题 :内蒙古乡村振兴见闻 :村强民富产业兴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过去10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特色种养殖到“北果南卖”新思路 ,一幅农村美 、农民富 、产业兴 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祖国北疆徐徐展开。

  农村美 :乡村要振兴

  “新盖的羊圈不仅宽敞,还有接羔保育房,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每只羊的待产情况 ,冬天也不怕冻了。”1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忽鸡图乡麻黄洼村村民苏补云说 。

  四子王旗位于我国正北方,北与蒙古国接壤 ,国境线全长104公里,总面积2.55万平方公里 ,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

图为养殖户正在为羊添加草料 。 李宁 摄图为养殖户正在为羊添加草料 。 李宁 摄

  2022年,作为四子王旗乡村振兴示范村,麻黄洼村使用京蒙协作资金800万,建成了杜蒙肉羊育种联合体标准化繁育小区 。

  麻黄洼村党支部书记王俊平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这个小区占地128亩 ,建设高标准羊舍36座 ,每座均配套青贮窖、储草棚、接羔保育房、储粪池等基础设施 ,集中回收羊粪生产有机肥,实现人居与牲畜饲养分开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

  苏补云一直以养羊为生,随着人畜分离养殖小区 的建成,他家 的羊都乔迁了“新居” 。“统一养殖 、防疫、饲草料、回收,这种模式减轻了劳动强度 ,也增加了收入 。”

  如今 的麻黄洼村,不仅有产业富民 的“气质” ,更有景美宜居的“颜值” 。

  据了解,2022年四子王旗共落实京蒙协作资金5659.5万元,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17个 ,目前已完成16个 。

  忽鸡图乡党委书记张文杰表示 ,明年要稳步扩大养殖规模,户均养殖基础母羊由30只扩大到60只,户均年纯收入由现在 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本村其他农户和周边其他村农户加入养殖序列 ,增加养殖收入 。”张文杰说 。

  农业强:产业现代化

  在距离麻黄洼村1000公里之外 的通辽市开鲁县义和沙拉村,米学娇正在指挥搬运工往冷藏车上搬运鸡心果 。

  “今天这车货是发往广州的。到现在为止,今年 的销量已达到50余万斤 ,我们 的鸡心果果香浓郁、口感甜脆 ,在南方销售得特别好。”米学娇说,因为有了冷库 ,实现了果品反季销售 ,效益也特别好 。

  米学娇夫妇从事彩钢门窗生意多年,随着家乡林果产业 的发展,夫妻俩便有了“北果南卖” 的想法 。巧的是,村里当时正在争取冷藏库建设项目。

  义和沙拉村党支部书记宫佳军介绍 ,村里有果树3800亩,其中2000亩正处盛果期 。为延长果品上市时间 、增加果农收入 ,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与米学娇夫妇共同出资建设冷藏库 。

  2022年秋天,冷藏库投入使用 ,并高于市场价优先收购本村当季果品,收益按投资比例分成。

  “每斤果能多卖约1元钱,果农每亩地能多收入400多元钱,村集体每年也能增收5万元。”宫佳军说 ,冷库的建成,让村里80多户果农销路不愁、增收无忧 。

  “我家有30多亩林地 ,栽的全都是鸡心果。外地客商收购价为每斤3.5元 ,我们村的冷库是每斤4.5元 ,而且不分等级,全都要 。”在果农宫远辉看来 ,村委会通过发挥党支部 的火车头作用和能人 的示范带头作用 ,对果品进行“冷处理” ,带来果农与村集体双增收的“热效应” 。

资料图 。图为鸡心果收购现场 。 胡建华 摄资料图 。图为鸡心果收购现场。 胡建华 摄

  农民富:生活有奔头

  从精准扶贫户到致富带头人 ,5年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永福村农民李锦 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李锦原本 的生活并不差,后来却因病致贫 ,2016年被列为精准贫困户。他靠着产业扶贫资金 ,买了一头成年奶牛开始发展养殖业。

  清扫牛槽 、加水喂草、整理圈舍……李锦每天都在牛圈里忙碌着 。

  好政策加上勤劳的双手 ,让李锦牛场的规模迅速扩大,他也摇身一变 ,从一头牛 的小养殖户,变成了家庭牧场主。2019年,李锦的家庭牧场年收入近30万元。

图为米学娇(右)指挥果品出库。 胡建华 摄图为米学娇(右)指挥果品出库 。 胡建华 摄

  “脱贫要靠自己 ,要靠辛苦的劳动,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否则一辈子也富不起来 。”这句话成了李锦的口头禅 。

  产业扶贫政策让李锦过上了好日子。他感恩党 的扶贫政策,也感谢乡亲们 的帮助和支持,自己脱贫后,把学到的养殖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向村民们倾囊相授 ,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养牛 。

  “现在牛场实现了自繁自育 ,全村有200多户村民跟着我一起发展养殖业 ,打算将来慢慢把种群扩大 ,致富增收不是梦。”李锦说。(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