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大发彩神8III_ - (中国)小红书百科
v大发彩神8III2023-01-31 16:05

东西问丨于志勇 :新疆最早出现 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 ,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 ,镌刻着中华民族 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 的交流互鉴 。从2023年1月11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一),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东西问丨于志勇 :新疆最早出现 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 的文化认同?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11日电 题:新疆最早出现 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 的文化认同 ?

  ——专访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

  作者 苟继鹏

东西问丨于志勇:新疆最早出现 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 的文化认同?

  1995年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一件汉代织锦护臂,上面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篆体汉字,这 是目前新疆出土最早的“中国”字样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又称“五星锦”) 是国家一级文物 ,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 的发现之一 ,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系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这块织锦织造于何时又有何用途?“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何意?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近日,“五星锦”考古发掘亲历者之一,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 、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 :新疆出现最早 的“中国”二字源于何处? 是如何被发现的 ?

  于志勇 :1995年10月 ,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 的尼雅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 。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对该遗址一处重要墓地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 。这也 是迄今为止 ,新疆地区发现 的最早 的“中国”二字 ,其诞生于汉代,距今两千多年 。

  尼雅遗址地处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冲 , 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之地。“五星锦”发现于一处两人合葬墓,和作为随葬品的弓箭 、箭箙 、短剑鞘等物品放一起 。当时 ,现场工作人员见到墓内男性葬者右侧 的织物中露出一点色彩斑斓的织锦,在沙土掩盖中格外醒目。一点点翻开,织锦不仅逐渐显露出鲜艳 的蓝 、白 、红、黄 、绿花纹,还陆续看到织出的汉文“国”“东方”“五星”等字。最后看到完整的文字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

东西问丨于志勇:新疆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五星锦”出土现场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中新社记者 :“五星锦” 是一件怎样的文物?为何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

  于志勇:“五星锦”呈圆角长方形 ,长18.5厘米 ,宽12.5厘米 ,以织锦为面料 ,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 、宽1.5厘米 的白色绢带(其中三条残断),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

  经过纺织考古专家分析和鉴定,“五星锦” 是由五组经线和一组纬线织成的五重平纹经锦 ,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 ,平纹五重经 的组织在汉锦中较复杂 ,也极为罕见;其纹样题材异常别致 ,有凤凰 、鸾鸟 、麒麟 、白虎等瑞兽和祥云瑞草,并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巧妙列置其中 ,寓意祈佑祥瑞 。

  “五星锦”制作考究,工艺精湛 ,色彩绚烂 ,精致无双, 是汉代织锦技艺的最高代表。这类风格和题材的织锦,在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是难得 的艺术珍品。并且意蕴深厚,内涵丰富 , 是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 的64件文物之一,也是新疆博物馆 的“镇馆之宝” ,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

东西问丨于志勇:新疆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

  展出 的“五星锦” 。刘新摄

  中新社记者:织锦上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何意?蕴含怎样 的中华文化?为什么说这件汉代织锦折射出西域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于志勇 :据考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星占用辞。五星指水 、火 、木 、金、土五大行星 ;“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中国” ,先秦时期 是对周天子所居洛邑地域 的指称 ,秦汉时期 是中央政府郡县统辖管理的地域 。古代天文术语中 是地理 、政治 的概念 ,随着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政治的概念 。

  “五星出东方”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 ,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于中国有利 。

  “五星锦”把天文 、史实和古人的阴阳五行观念等巧妙融为一体 ,并且出现在远离中原的尼雅遗址,证实了国家治理和统辖西域 、开发建设西域的历史 ,深刻揭示了汉朝开拓西域后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的繁荣历史脉络,说明了当时西域对于中原文化 的认同和向往 ,实证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也侧面反映出各民族在两千年前就进行了深度交流交融,亦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特殊魅力 。

东西问丨于志勇:新疆最早出现 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五星锦”在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上展出。刘新 摄

  中新社记者 :历史上 ,汉代中央政权如何实现对西域 的有效管辖和治理?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何会出现在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 ?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

  于志勇:汉代中央政权为管理统一后的西域 ,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 ,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 ,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

  出土“五星锦”的尼雅遗址为西汉时期精绝国所在 ,精绝国系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受西域都护府统辖。有学者根据史料推断,“五星锦”应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之时(神爵二年)被赏赐给精绝国 ,见证了西域都护府设立的历史 。

  张骞“凿空”西域之后 ,汉代中央政权就与西域诸国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 ;商胡贩客 ,日款于塞下” ,开启了“丝绸之路” 的辉煌历程 。一方面 ,促使中华文明 的西传,汉代中央政权与西域各国 的经济文化往来更加直接 。另一方面,西域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 。汉朝统一西域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拓辽阔 的疆土 ,创造悠久 的中国历史,书写灿烂的中华文化,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东西问丨于志勇 :新疆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

  出土“五星锦” 的尼雅遗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中新社记者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句话承载着千年前人们怎样 的愿景?今天应如何看待?

  于志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一句祈祝吉祥祺瑞的用语,表达良好的企盼和愿望。与“五星锦”同时出土了一件“讨南羌”织锦残片 。经比对,是从与“五星锦”相同 的锦料上裁剪下来的一部分。

  根据对具体史实的研究和图案的缀合分析 ,织文可以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这句织锦文字无疑 是汉朝为了祈祝讨羌大事在政治和军事上 的顺利 。

东西问丨于志勇 :新疆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 的文化认同 ?

  以“五星锦”为题材 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在新疆博物馆演出 。苟继鹏 摄

  随着历史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五星锦”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也将更深刻、更全面。比如以“五星锦”为题材的舞剧《五星出东方》 ,艺术地演绎了西域绿洲丝绸古道的历史佳话,讲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诠释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的主题。该剧演出一年多来 ,在全国多地开启巡演30余场 ,反响热烈 ,2022年9月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丨于志勇:新疆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

  于志勇,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 、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 。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 。毕业于西北大学。长期从事新疆考古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博物馆社会教育。参与并主持 的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 、2007年库车市友谊路晋十六国墓葬考古发掘,分别评获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合作编著有《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报告》(全三卷)《中国文物地图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册》《中国出土壁画全集·新疆分册》《新疆通史·图录(先秦秦汉)》等书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作有《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织纹初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签之名物考》等。

v大发彩神8III

元气淋漓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泰和特展盛大开幕******

元气淋漓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泰和特展盛大开幕  

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黎隆武同志宣布“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泰和特展开幕(王祺 摄)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报道 :丹青穿越时空 ,一展阅尽千年。1月9日,作为江西省新年伊始 的重大文化盛宴之一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泰和特展”(以下简称“大系”泰和特展)震撼开幕。启动仪式上 ,浙江大学向泰和赠送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书丛书 。数百件先秦汉唐、宋 、元 、明、清历代绘画精品 的出版打样稿在“泰和文苑”集体亮相 ,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穿越时空 的文化之旅 。

元气淋漓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泰和特展盛大开幕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桂方向县委书记孙英剑赠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书丛书(王祺 摄)

  展况

  七大板块 ,汇聚绘画珍品300余件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 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共编纂出版60卷226册 ,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 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 ,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国宝级绘画珍品, 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 、图像记录最真 、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 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 。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深入了解该项目 ,自2021年4月至今 ,先后在重庆、浙江等地举办了多次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成果展 ,并在2022年9月底登上国博舞台。

  此次泰和特展展览面积1300多平方米 ,分“前言”“汉唐气象”“宋韵无尽”“元气淋漓”“明丽煊耀”“清流回荡”“结语”七大板块 ,展出绘画珍品300余件,利用图像 、文字 、视频、装置艺术 、新媒体科技等多元化展示手法,全面呈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绘画 的宏富成就,其中甄选了各朝代江西本土优秀画作高清打样稿重磅展陈 ,如宋代董源 、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清代江西画派等“国宝级”作品 ,彰显中国古代绘画中江西本土绘画 的灿烂历史。

元气淋漓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泰和特展盛大开幕  

观众近距离沉浸式感受千年丹青的魅力(王褀 摄)

  展源

  深厚的历史渊源,让“大系”在泰和“落地”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为何能“落地”泰和?据介绍,泰和县与浙江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 的感情 。1938年 ,为保存文脉 ,浙大师生举校西迁到泰和办学,并呈现了大家云集 、实力日增的良好局面。其间,泰和为浙大提供了一方安定祥和 的办学之地 ,使浙大师生得以“安心读书”;浙大给泰和撒播了科学知识和求 是精神,对泰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 的培养起到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 ,浙大的求 是思想 、校歌 、校训也在泰和孕育成熟。虽只有短短八个月时间,却在浙大史册上、也在泰和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浙大与泰和因此结下深厚情缘。

  近年来 ,泰和与浙大校地互访不断 、交流频繁、对接密切 。2020年,泰和县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校地合作崭新局面。2021年,泰和县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共建乌鸡产业研究中心协议》,全面借力浙大科研力量 ,助推乌鸡产业发展 。

元气淋漓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泰和特展盛大开幕  

不少观众全家组团来打卡(王祺 摄)

  观展

  一场穿越千年 的艺术之约,让观众“大开眼界”

  走进“大系”泰和特展 ,就仿佛走入了一条千年的中华文明隧道 。

  特展首日,虽然外面下着雨,但依然有很多市民前来观展 。有的凑近画作细细观察、有的围在画作下听其中 的故事 ,更有甚者凝视画作许久 ,犹如置身画中。“大开眼界”“家门口一定要看的展览”“一场穿越时空 的震撼之旅”,现场观众 的褒奖不绝于耳。

  记者注意到,每个亲临展览现场 的人,第一反应都 是震撼 。“全是中外文博机构藏品 ,这个太难得了 ,肯定要来开开眼界 。”肖女士说,前几天在网上刷到了开展的消息,于 是今天就早早地来等候。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样的展览,让我很惊讶 ,也很自豪 。希望此展能够长时间,或者长久留在泰和 ,让更多的人能够赴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约 。”一位当地观众有感而发。

  展望

  高标准建设文化艺术中心

  丹青不老 ,回响千年。这次“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家级文化瑰宝展陈泰和 ,成了泰和最富魅力 、最吸引人 、最具辨识度的“精神高地”。

  据悉,泰和县将以特展为开端,高标准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 ,总投资2.38亿元 ,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作为文化新地标 ,泰和将积极引入省内外高校、党校、干部学院等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基地 ,全力打造新型艺术空间 ,加快建设泰和文化高地,为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文化支撑和文化动力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v大发彩神8III地图